中元普渡需准备的食物清单!鬼门开和临关前要拜的食物都有所不同,千万不要拜错!

Published by
TTN 谈谈网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俗称的鬼节,道教称为中元节而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供品来祭拜已故的祖先或是亲人,以示对已故的祖先或是亲人的怀念。那么中元节七月半祭拜的食物有哪些你知道吗?

祭拜普渡公和好兄弟有哪些差别呢?

依照专家们的说法,普渡有分成祭拜神明或是祭拜好兄弟,所谓的神明是「天地水」三官中的地官,也就是俗称的「普渡公」,而大型的中元普渡会另外设供桌。而民间民众在自家门前普渡,供桌前和香炉后的水果或是三牲供品也是祭拜「普渡公」,只是传统上都不会插香,只有在祭拜好兄弟的供品才会插香。

大型的中元普渡会上的祭品都会插上小旗子,这代表了 「我准备的 在这里,这是准备给好兄弟们食用的」 ,在家普渡也称为「私普 」 ,插香就是要给好兄弟们食用。

(照片取自:网络)

弄清楚时间地点和日期

日期:根据以往的民俗习惯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当天。但因为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所以从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之前的任何一天都可以普渡祭拜。但是有些做生意的企业家们则比较讲究:七月初一(冥府鬼门开),七月半(中元节)都会祭拜,在农历七月三十日(鬼门关)的时辰也会再拜一次。

时辰:因为各个地区的习俗不同,所以祭拜的时辰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是下午3点后,有些则是5点后,基本上都一定要过了未时(指下午1时至3时)才可以祭拜好兄弟,这样才可以达到招待好兄弟们的目的。

地点:祭拜好兄弟的地点一定要设在家门口外,否则好兄弟们会被门神阻挡。最常见也最适合的地点也就是一般门口外面的空地,顶楼露台或是前阳台,但是千万不要选在会通过家门口的后阳台或是屋后的空地。

鬼门开和鬼门关的拜法也会有所不同

七月初一冥府鬼门开,下午各户在门口供拜五味碗(也就是鸡、鸭、鱼、肉、菜等5种生鲜烹煮而成的10或是12道菜色,再加上一碗白饭)糕点、粿、酒等等。供物各插上一支香,以示「欢迎好兄弟享用」。

七月底或是八月初一则是鬼门关,好兄弟也在这天回归到地府。切记鬼门开和中元节的食物以当日可吃完的鲜品为主,鬼门关大多则是以罐头类祭拜好兄弟,可让好兄弟将食品带走。

祭拜好兄弟的必备好料:三牲四果

什么是三牲?三牲是指鸡,猪,鱼等等荤类食品,通常会有家禽,家畜,海鲜各取一组所组成三牲,会比较丰富。面粉制作出来的三牲也是可以使用以防准备不及的替代方案。有些生意人还会甚至还会准备到五牲(鸡,鸭,鱼,猪,腊肠),甚至在谢神的部分还会多加面粉做的牲礼。

什么是四果呢?四果是指四季当令的水果,但是并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拿来在中元节祭拜。

(照片取自:网络) 

祭拜普渡公和好兄弟的三牲大多以熟食为主,但是千万要记得不可以随随便便从超市或是菜市场买回来直接煮熟当供品,要注意祭祀用的鸡不可以预先切掉任何部位,一定要一整只鸡!鱼也是必须选择完整的全鱼,不可以去掉鳞片也不可以去掉尾巴,因为这样才表示有头有尾,同时也意味着为自己留后的意思。而猪肉一定要选择带皮带油的三层肉即可。

可是有些人担心吃不完那么多肉,那就可以使用鸡蛋来代替鸡肉,腊肠或是蹄膀来代替猪肉,虾卷或是鱿鱼干代替全鱼。

(照片取自:网络) 

中元普渡可以用来祭拜的水果

中元节可以祭拜的水果例如奇异果,苹果,橘子。因为发音奇异果的发音和吉利果相似,苹果代表着平平安安,橘子代表大吉大利,而且形状越圆越好,拜了才会圆圆满满!

大家也可以选择色彩非常鲜艳的水果,如红色的火龙果,橘色的木瓜,及绿油油的柚子组合成水果拼盘来祭拜好兄弟们。因为颜色有红色,橘色,及绿色颜色不仅讨喜也很吉利,加上柚子的发音也与「有子」相似。

有些老板们还会使用黄色的水果如橘子,芒果,木瓜等等来祭拜,因为黄色的水果有着招财的意思。

如果讲究一点的还可以加上饭、粿或是糕点等等。如传统的寿桃、发糕到现在很方便取得的糖果、饼干、罐头、干粮等等都行。如果是老板们也可以准备凤梨或是龙眼,代表着「旺」和「发」的意思。 切记用来祭拜好兄弟或是神明的水果一定要供养3或是5个(以单数来计算)

中元普渡不可用来祭拜的水果

一般来说不可使用番茄,因为番茄在闽南语中有着发臭之意。在民间传统习俗中也很少出现多籽的水果如番石榴,西瓜等, 因为这些水果的籽小数量多容易吃下肚并排泄出来令人有不洁的联想。不使用释迦则是因为外观和其名字有点像释迦摩尼佛相似。

另外一半民间传统,这三种水果是不拿来当作供品「香蕉,李子,梨子」。因为这三种水果在闽南语的发音正是 「招你来 jio,li,lai」,有着劝说好兄弟们留在凡间不走的意思,也有传说指可能会招来好兄弟逗留在家中久久不肯回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中元节所需的食物,一些禁忌和供品的小细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重要的是祭拜的过程中保持的尊敬的心情真心诚意的祭拜。小编也要提醒大家,民间传说和一些禁忌建议适当的参考,但是千万不要太过迷信。

部分照片取自网络,内容皆由MOPress平台的MOPress投稿员撰写,若想参考请附加此文的链接。若你也喜欢写作,那就马上加入MOPress平台,开启你的写作之旅吧!照片或文章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告知,谈谈网必定删除,谢谢!

4
0
0
0
1

Copy Link: